Hello大家好
我是哇哇老师
依米星创始人、BCBA
你有没有想过自闭症孩子长大以后要怎么养活自己?
最近,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(当然,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胆)。
2019年7月1日,上海全面进入强制垃圾分类时代,其他46个城市也将陆续推进强制性垃圾分类。
作为上海陆家嘴优质外地男的孜孜告诉我,每天扔垃圾还有时间限制!赶不上那个时间垃圾就要堆在房间里!
重重不便,导致垃圾分类已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。
比如代收垃圾网约工;
比如垃圾分类分拣员,负责将客户带至店内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。
还有“环境监督员”、“垃圾分类考核员”、“垃圾分类算法工程师”等已经或者正在诞生。
习主席指出,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。
这些时尚职业缺口巨大且收入不菲,但自闭症人士能做好吗?
我们来看看国外专家怎么说。
Temple Grandin博士是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教授。
她本身被诊断有自闭症,在自闭症研究这一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她在2010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。
她早在1999年便对自闭症人群的就业提出了指导性建议,我们选取几个:
1. 自闭症人群适合的工作一般都有很明确的目标。
垃圾分类员的工作实质就是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放入相应容器中,工作目标明确。
2. 自闭症人群适合工作成果自带市场的工作。
垃圾分类员的工作一单就是一单,工作成果便于量化,且国内市场需求巨大。
3. 自闭症人群应该选择受社交障碍影响较小的工作。
垃圾分类员大部分时间的工作对象是各类垃圾,即使是上门去收垃圾也很少与客户打照面,需要进行社交的场景较少。
4. 自闭症人群应避免从事对即时工作记忆有较高要求的工作,如收银员,餐厅服务员等。
垃圾分类的工作对即时工作记忆要求较低,而对长期工作记忆要求较高。而研究证明,自闭症人群在长期工作记忆方面有较突出优势。
Temple Grandin博士还列举了一些适合口语能力较弱的自闭症人群的工作,里面就包含垃圾分类:
垃圾分类员的工作枯燥、繁重,一般的人需要具备超强的忍耐力和毅力。
而这些正是自闭症人士的优点——当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,可以不断重复地完成该项任务。
只要有强化物,他们就能耐得住寂寞与辛苦。
那么,我们该如何教孩子进行垃圾分类呢?
看看文字版的教学思路:
第一步:教孩子命名与配对;
先让孩子学会匹配物品,即给孩子一个物品,让他能按照分类盘上的提示放进去。
比如分类盘上摆着一颗白菜的图片,那么孩子要能把一片白菜叶放到这个盘子上。
然后再让孩子学会匹配一个类型的物品,即给孩子一个分类盘上的提示中没有的物品,让他能把这个东西归到其类型中去。
比如分类盘上有啤酒瓶,那么孩子要能把牛奶瓶也放到这个盘子上。
第二步:由一变多,加大难度;
给孩子多个物品,让他一个个分拣;
或者给孩子一个固定的类别,比如可回收物,让孩子在多个物品中找出所有的可回收物。
第三步:促进泛化。
培训遇到复杂的垃圾怎么分解和清理、遇到不会分类的可以怎么办等等。
然后逐渐增加垃圾的种类样式;
逐渐增加垃圾的复杂度(如从单一的吸管变为珍珠奶茶);
逐渐稀释强化计划表,用通用强化物代替特定强化物;
在不同的场景鼓励孩子进行垃圾分类,比如在餐厅吃饭后,在教室大扫除后。
1. 有条件的话在训练期间直接用实物,而不是卡片。
2. 盘子上的图片辅助不需要完全撤出,因为在工作中也是可以参考垃圾桶上的标志的,甚至每个人会有一份更详细的分类手册。
3.可以先教有害垃圾,因为这个范围内的物品最少,容易掌握。先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,再学复杂的类别。
4.除可打印的部分之外,在这次的教具中额外附赠一个交互课件。
本期教具来自——小袋鼠特教资源圈。
需要更多下载资源,可关注:
参考文献
Grandin, T. (1999). Choosing the right job for people with Autism or Asperger's syndrome. Indiana Resources Center for Autism.
更多自闭症资讯关注依米星官网哦